社區營造的新典範:眉溪部落的生態旅遊產業發展
:::

社區營造的新典範:眉溪部落的生態旅遊產業發展

程時雋

前言

自1990年代政府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政策以來,「社區營造」一直是台灣許多社區(包含農村、漁村以及部落)都在進行的事情,希望由內部居民自主力量,由解決社區的公共議題為出發點,推動一連串地方社會和產業活化的工作。然而經過20多年至今,可以看到許多社區營造的操作手法已逐漸淪為「範本式」、甚至「資源分配式」的概念,在相互模仿和經驗套用之下,產生許多相似度高的地方產業和產品,社區營造反而似乎進入了發展的瓶頸。以下筆者想藉由輔導工作中所接觸到的一個案例,希望帶給讀者一些關於社區營造在概念上、做法上的啟發:

  眉溪部落位於南投縣仁愛鄉,是台14線前往霧社、清境農場一定會經過的觀光帶中很重要的一個區域,居民以賽德克族為主,部落的傳統產業則有茶園、果園等。曾經,這裡享有台灣中部「蝴蝶王國」的美譽,但後來一度因為人為和天災因素破壞了自然棲地,造成蝶類生態的浩劫;加上青壯年人口大量外移的潮流,使部落不僅面臨人口老化、產業凋零,從日據時代就因皇民化運動影響而式微的傳統文化,更因沒有年輕人的傳承而快速消逝。

  近年來,眉溪部落有一群年輕人從都會區返鄉,開始推動部落的生態旅遊產業,不僅重建了生態棲地、復振傳統賽德克族文化,還導入友善農耕和食農教育的體系,活化了部落的文化脈動與自然環境,同時也建立了以在地需求為主體的部落產業。

認識自己的「根」,「找回傳統文化記憶/技藝」

  這群年輕人從大約11年前開始陸續返回部落。但一開他們是非常茫然的,不僅對部落的環境和自己的文化不熟悉,更不知道部落的需求和困境在哪?他們可以做什麼?於是,其中比較年長的王嘉勳開始尋找敲門磚,從「找回部落的傳統文化記憶」開始,帶領其他返鄉青年一步步展開部落歷史和耆老生命史的調查,學習各項傳統文化像是編織、狩獵、飲食,甚至是運用傳統工法搭建傳統家屋。

一開始他們遭遇到最大的挫折是長輩的不認同,屢屢被質疑做這些有何意義?甚至因為傳統家屋實在失傳太久,只有80歲以上的老人家住過,在拼湊耆老印象和文獻紀載的情況之下,蓋好的第一棟家屋卻被老人家痛罵是四不像。然而他們卻不氣餒,更努力地修正、考究,在後續的三棟傳統家屋逐漸獲得耆老的肯定和更多族人的參與。

發揮賽德克永續精神,推動環境友善工程

  在自然生態的部分,王嘉勳則是秉持著「賽德克式的永續精神」,運用環境友善的工法帶著族人整頓部落週邊蝶類的棲地,養護溪流並種植蜜源植物,並且透過課程讓族人認識部落的自然生態和蝶類知識,培育部落的生態導覽解說人才。同時他也看到部落過去許多的閒置土地租給外地人種植經濟作物,長期使用農藥或化肥而造成土質和生態的破壞。於是開始宣導公田共耕、友善耕作的觀念,並且邀請專家學者來教導族人如何自行製作資材、降低生產成本,而年輕人們就負責尋找外部通路和規劃行銷策略,協助部落農產對外銷售。經過他們的努力,如今蝴蝶數量和種類已經顯著增加,不僅國內的蝶類愛好者和研究者回流,每年的五到八月甚至可以看到許多東南亞的攝影師專程到這裡紀錄蝶類生態,形成一個小型的國際生態旅遊商機。

  除此之外,王嘉勳還展現了更大的企圖心。他花了好幾年的時間說服部落幾位長輩並向他們承租土地來建立生態保育池,並且爭取政府資源的挹注,展開挖水塘、引水源、種植蜜源植物等一系列的大工程,為的是希望營造出生物友善的棲息環境,找回眉溪部落過去豐富的自然生態。如今的生態保育池已經可以看到蜻蜓、蝴蝶飛舞,花草樹木盛開、萌芽,夜間甚至有山羌、山豬等動物來到這裡活動;同時,生態復育池旁也開闢了通學步道,讓部落的學童上下學不再需要冒著台14線車流量大且車速快的風險,還能夠欣賞生態保育池的美景。

導入創新元素,建立五感體驗服務

  除了文化復振和生態復育之外,眉溪部落所發展的農業產業也跳脫了單純的農場導覽形式,甚至超越了一般農場的體驗式食農教育。王嘉勳試圖將部落的農業產業延伸到餐桌上,在部落中建置東南亞當紅的cooking school,結合部落農場生產的友善農產和食材(豬肉、雞肉、雞蛋等),設計出一系列以賽德克飲食文化為底蘊的創意料理體驗活動。帶領遊客從食材處理和烹煮的過程中,不僅了解友善耕作及健康的食農知識,同時也認識了賽德克族傳統飲食文化之美,更吃得到新鮮、美味的菜餚。透過這樣共做、共食的活動,提供遊客一套豐富的五感體驗。

  對於王嘉勳和這些返鄉青年而言,回到部落不是因為急需,更不是迎合風潮盲目複製其他地方的經驗。他們回到部落第一件事是「參與」和「學習」,從認識自己的部落和文化開始,審慎地去思考部落的需求是什麼,並且重新建立自己整個部落社會的關係,才能以這些為基礎去找回屬於自己的特色,進而導入部落的生態產業。更重要的是,面對當代的主流觀光消費市場,部落如何保有自己的主體性而不隨波逐流?從眉溪部落的經驗,雖然它尚未成熟、亦未能稱得上是成功,但我們看到的是,回歸到部落的特色、在地的資源,「講部落的事、說部落的文化」,才能夠讓部落產業有機會深根、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