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聞
:::

農業新聞

  •  2023.03.21

    高屏玉荷包花期近尾聲 荔枝細蛾防治時機到

    農委會今天表示,高屏地區玉荷包荔枝花期已近尾聲,開始進入小果期,正是喜取食荔枝果實的「蒂頭仔蟲」荔枝細蛾的重要防治時機,提醒農民注意,以免影響收成。

  •  2023.03.21

    國產蒜頭產量略減 農糧署估產銷穩定

    國產蒜頭已逐步收成上市,農糧署表示,受蒜頭栽種面積減少影響,今年國產蒜頭產量為4萬9651噸,較去年5萬1980噸減產4%,也表示受到國際運費仍在高點影響,國際蒜價較常年上漲6成,且阿根廷蒜頭進口期結束,評估今年台灣蒜頭產銷穩定。

  •  2023.03.20

    陳吉仲:農業移工員額將提升至1萬2000人

    農業缺工問題持續,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出席全國青農交流活動指出,已獲勞動部同意,農業移工上限從6000人提高至1萬2000人,提供給各地調度使用。

  •  2023.03.20

    農委會種苗場開發新授粉技術 可可產量提高2倍

    可可是近年台灣新興作物之一,屏東則是最大產區,為了提升可可授粉率,農委會種苗場屏東種苗中心多年研究後建立可可授粉數,讓平均可開1百朵花的可可樹授粉率提高約5成,大幅增加可可產量。

  •  2023.03.17

    沼液澆灌紅豆用肥少一半、產量多1/3 環署推廣二期稻提供穀價1成獎勵金

    環保署推動畜牧糞尿資源化,讓畜牧場沼液沼渣回歸農田,去年首度試辦與農民契作使用沼液澆灌屏東新園紅豆田,不僅化學肥料用量可減半,紅豆產量還比鄰近農地多出33%。環保署今年擴大推廣彰化以南、畜牧場較多的6縣市,試辦二期稻作示範澆灌,預計推廣20公頃,參與農民將提供稻穀銷售收益10%的獎勵金。

  •  2023.03.17

    優良品種外流衝擊農業競爭力 《種苗法》修法增刑罰 違法輸出入最高處3年以下徒刑

    優良品種是農業的競爭力,但我國優良作物品種包括鳳梨「台農17號─金鑽」在內已外流至中國,農委會推動《植物品種及種苗法》修法,草案今(16)日獲行政院通過,函請立法院審議。將強化種苗管制,修法草案新增「禁止」輸出入管制手段,並增訂刑罰,違法輸出入者將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併科最高300萬元以下罰金,以嚇阻優良品種外流。

  •  2023.03.16

    永續餐廳接軌國際!綠色餐飲指南與英國永續餐廳協會正式簽署備忘錄

    國內最具規模與完整性的綠色餐飲指南 GDG 正式接軌國際,與全球最具規模的永續餐飲指標Food Made Good評鑑機構,英國永續餐廳協會 (SRA) 共同合作。

  •  2023.03.16

    立院首度初審「農業部組織法草案」 聚焦新單位資源永續利用司、動物保護司

    立法院今(15)日首度審查「農業部暨所屬三級機關(構)組織法草案」,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農業部規劃因應氣候變遷、淨零排放趨勢新增「資源永續利用司」;落實動物保護及寵物管理新增「動物保護司」;更讓原林務局升格「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兼顧農業生產與生態保育;水保局升格「水土保持及農村發展署」整體規劃農村發展,藉此打造農業韌性,增加農民所得,並確保消費者糧食安全。

  •  2023.03.15

    農產品通路多元更給力 農糧署輔導初級加工場

    嘉義縣有北回歸線通過,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養出許多好品質農特產品,在農糧署南區分署輔導下,由竹崎鄉沈清德農友於去年年底取得嘉義縣縣政府核發首張「阿波卡樂酪梨崎園-酪梨乾」農產品初級加工場登記證,透過加工鏈結,讓市面上販售加工農產品通路更多元,也提供消費者更多安心選擇。

  •  2023.03.15

    監控豬舍溫溼度 農委會開發智能系統

    提供豬隻舒適環境,能提升育成率,農委會畜產試驗所14日公布研發成果,所內自動化調節系統,能夠依據畜舍濕度、溫度變化,自動啟閉風扇,緩解豬隻緊迫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