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交流
-
2021/11/03
挪威漁業政策戰略思維與作法之我見
政府頒發了海洋政策戰略《Blue Opportunities》,以「推動綠色航運減低碳排放」、「海洋資源永續利用」、「智慧化及數據應用」等三大方向作為目標,持續在永續發展的概念內,促進海洋產業的進一步發展與管理,而這些目標必須套用在挪威這樣重視環境跟人文教育的國家,才能順利蓬勃發展。本文透過介紹挪威的漁業戰略,並思考我國水產政策的可能發展。
-
2020/01/30
淺談荷蘭農業發展
荷蘭克服了先天弱勢成為世界農業大國,且因為國土面積、人口數、人口密度皆與台灣相近,近年來在台灣掀起一波荷蘭熱,許多學者專家研究荷蘭,而政府官員也爭相前往荷蘭考察,希望能學習荷蘭經驗應用於我國。
-
2019/12/12
2019年日本外食市場觀察與發展機會
日本高齡少子化及忙碌的社會背景,造就日本食品餐飲市場講求便利、少量多樣的樣貌。便利的業務用產品,節省餐飲業者的人力成本,縮短到店顧客的等候時間,增加餐廳的翻桌率;而對一般消費者來說,便利的產品可簡化備餐過程省時又省工。
-
2018/10/22
國際少量作物用藥管理趨勢與概況
為確保農作物收成,多以操作簡便、速效性及防治範圍廣泛之化學農藥防除病蟲草害,以降低作物有害生物田間密度及其造成之損失,維護農作物產量及品質,其中,各種農作物的農藥使用規範,則成為農業生產第一線的挑戰。
-
2018/10/01
農產品電子商務行銷:台灣前進大陸市場的機會與挑戰
面對中國大陸龐大的食品消費需求,台灣業者不論是透過政府的協助或是個人管道,紛紛積極爭取農產品外銷市場商機,西進大陸。不過台灣業者多半對大陸市場陌生,又不熟悉當地的經營交易方式,不論是從事批發或零售,都容易遭遇到困難。
-
2018/09/17
不可不知!東協經濟成長雙巨頭:越南與緬甸的崛起
雖然越南是現今東協新興市場中最為重要的國家,但同時,緬甸也不遑多讓,也提供國外企業巨大的機會。BCG曾在對東協國家的報告中,明顯指出越南和緬甸的成長前景和趨勢,如今,兩國更為增強,本文便介紹兩國的急速發展概況。
-
2016/01/25
從亞太國際食品展看台灣食品之商機
新加坡是一個1965 年才獨立且面積很小的島國,加上自然資源缺乏,國內消費市場狹小,這些都是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的不利的因素。但它卻沒因此而處於經濟之劣勢;反而利用它的地理位置及英語的普及的優勢,加上新國政府不斷投入基礎建設,提供了最有利條件使得它成為東南亞的重要貿易中心和港口,成為東南亞的經濟強國。
-
2015/06/25
台灣鯛之危機與轉機
台灣鯛的美味是無庸置疑的,但若說台灣鯛等於是吳郭魚可能要跌破許多人的眼鏡,甚至無法置信這樣的說法。吳郭魚原產自非洲,1946年由吳輝及郭啟章兩位先生從新加坡引進;後人為紀念兩人引進的貢獻,特別以兩位的姓氏來命名為「吳郭魚」。
-
2013/03/28
兩岸農業貿易新契機
我國農產品在外銷市場頗獲鄰近國家之青睞,從初期的香蕉、鳳梨到近來的農漁花卉等產品都在外銷市場屢創佳績;藉由兩岸互動頻繁,農產品更是直接的受惠者;因兩岸開放直航、簽署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及ECFA等政策利多,大陸已成為臺灣農產品外銷第二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