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之新農業趨勢–循環農業
:::

後疫情時代之新農業趨勢–循環農業

西元2021年,是人類發展快速轉變的一年,受COVID-19疫情肆虐的影響,各國依疫情嚴重程度,紛紛採取不同因應措施以控制疫情的傳播速度。在這個後疫情時代,除了遠距辦公、網路購物等數位服務悄悄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形態與習慣,面對天然資源、糧食的缺乏和通貨膨脹的壓力,也讓節能減碳、循環經濟、永續發展等議題再度受到國際的重視。

循環經濟並不是一個新穎的概念,早在西元1989年英國環境經濟學家大衛·皮爾斯和R·克里·特納(R. Kerry Turner)便提出這個名詞。在書中他們指出,人類在工業革命後的線性生產消費模式「開採-製造-使用-廢棄」,是將自然環境視為一個巨大垃圾儲存場的經濟模式,不但創造大量廢棄物,亦須花費可觀的成本來處理產生的廢棄物,造成資源的浪費。反觀循環經濟則是一種具有反饋性的經濟發展模式,建立在物質不斷循環利用的構想上,透過改變商品的製程,發展創新商業模式,減緩與縮小物質與能量循環,達成資源再生和永續發展的目標。在循環經濟的理念中只有錯置的資源,沒有真正的廢棄物,其涵蓋的範圍包涵有形及無形的產品、理念、模式及行為、設備和服務。西元2015年底聯合國大會訂定了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期盼在2030年前達成17項目標,目前被國際視為永續進程參考的準則和標竿。為促進我國之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行政院亦在2016年提出「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內容含括五項產業:亞洲矽谷、生醫產業、綠能科技、智慧機械、國防產業,並特別將循環經濟和新農業兩個轉型策略納入產業核心政策規劃,除了期望加速五大產業的升級,亦希冀帶動整體產業之轉型,打造永續循環的新產業型態。

循環經濟可分為兩種循環體系:工業循環(Industrial Cycle)與生物循環(Biological Cycle)。工業原料的循環體系以翻新再製、再利用、再分銷及維修為主軸,在最少工序、成本與環境影響程度下,重新思考產品物料的價值並再利用,透過新的循環模式使產品價值鏈提升。欲實踐這些創新循環模式,尚需與中間供應鏈合作,須規劃的面向包括上游產品設計、材料選擇、產品的拆解與回收、零組件的標準化、二次零件或再生原料的製程等,以從產品供應面向提供服務的商業模式,屬於較長時間生態循環系統,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發揮循環經濟效益。反觀生物原料的循環體系主要倡導物質在自然界中的流動應用,生物性物料經過重複使用、分解萃取、細菌發酵作用等方式後,能再次回歸到自然界中成為資源的一種模式。在生物循環的生產過程中所有資源都被充分利用,透過創新思考挖掘原本貌似無用的廢棄物之新價值,再創商機,如透過生物精煉(Biorefinery)處理,從生質原料、稻殼、稻桿等農業廢棄物中提煉藥品、生質柴油等產品。

將循環經濟的概念融合至農產業,便衍生出循環農業的概念。根據國內統計報告,我國每年產生之農業廢棄物多達500萬公噸,包含禽畜糞便、稻稈、菇蕈太空包、漁產剩餘物、林木枝條等,如能重新思考再設計農業整合運作模式使生產廢棄物得以循環再利用,不僅可使原本被丟棄的生產副產物獲得額外價值,亦讓生物原料之養分及資源可以被回收再利用或回歸自然。有關循環農業的具體實踐,循環台灣基金會列出三大策略性思維提供產業參考,期能從產品價值鏈改變,帶動創新做法與解決方案:
1.    高價值循環:為兼顧環境和經濟的發展,全面推動生物經濟,善用大自然資源包含水、空氣、陽光、土壤並維護生物多樣性,發揮農產品的「二高三零」:高質化、高值化、零浪費、零排放和零事故。
2.    產品服務化:將農企業和相關的加工企業所需的資產由「買斷擁有」轉變為「使用服務」的商業模式,以減少農民、企業的資金壓力,同時提升資金運用和日常營運的彈性和韌性。
3.    系統性合作:與供應鏈之所有利害關係人攜手合作,包含農友、環境工程師、食品加工業者、學研專家、科技業者等,打造一個多元、共生共好、落實高價值循環化的商業模式和產業生態。


循環經濟和循環農業之主要目的為降低「線性」思維下的浪費及風險,藉由減少對資源的消耗和依賴,提高資源運用效率,將能為國人生活和環境帶來正面影響,提高產業競爭力、縮短城鄉差距並落實包容型社會價值,為台灣的產業提供更具韌性和永續性的發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