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視野、增進學習動力 青年農民胡育旗赴泰國研習
時代變遷、農業的進步,為了使專案輔導青年農民學習世界各地的農業發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舉辦「臺泰農業合作計畫-青年農民訓練計畫」,透過甄選出青年農民赴泰國研習,觀摩不同國家的農業產業面,促進國際間交流,讓專案青年農民能開拓農業價值,像是泰國農業界的人員或學生常常至臺灣彼此交流農業技術,增進栽培模式。
泰國位於中南半島中南部,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具有優良的自然環境適合從事農業發展,農業也成為泰國的重要產業,主要作物有稻米、玉米、木薯、橡膠、蔬菜和熱帶果樹等,其中稻米為主要產業,近幾年泰國的稻米為最大出口國。
然而泰國農業的發展,吸引許多青年農民報名參加,由於名額有限,須透過甄選方式選出菁英,甄選標準包含經歷、參與農業訓練、對農業的期許、相關農業知識、外語能力(英文流暢度)和儀態談吐,針對甄選標準經由評審專家小組遴選四位青年農民。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專案輔導青年農民胡育旗先生脫穎而出,獲選至泰國研習機會,育旗從事水稻培育及栽種愛文芒果、水稻作物,本身對於各種水稻品種有多元的認識,育旗認為泰國在慣性農法與自然農法皆有一定水準,整體生產環境與臺灣極為類似,加上育旗曾上過KKF泰國米之神的課程,更吸引育旗報名參加,希望藉由此機會可瞭解如何促進臺灣稻米產業結構升級及提高產業間的競爭力,讓稻米在機械自動化與品種間的取捨,也能借鏡學習到不同國家的產業,進而發揮最大效益和價值。
於8月25日至9月7日出發前往泰國研習,參訪行程有清邁大學、龍眼加工廠、有機農場、碾米廠及清邁育苗場等農業業者場觀摩,像是清邁大學學生不論是哪種科系皆要親身學習農業,並非以機械化操控為主而是要以最原始方式種植,與臺灣農業大學的學生學習方式有所不同,同時也拜訪泰國當地的集貨市集,泰國模式的集貨場為作物分門別類。
育旗這趟研習發現泰國農業有些保留原始的栽培技術,目前泰國的育苗場屬於臺灣早期的模式,差別在於機械化程度,相對未來泰國不論在水稻育苗、水稻栽培管理皆有大發展空間,未來泰國農業如果發展起來會是個很可敬的對手。
資料來源:臺南區農業改良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