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推廣的核心概念
一、前言
早期從簡單的農耕生活,到後來為求大量快速生產,開始大量使用除草劑、農藥、化肥等,不僅造成農作物與環境的汙染、動植物棲地破壞,大規模耕作也使得生物多樣性流失、地力減弱。在現今忙碌社會與分工精細的生活之中,人們對飲食與農業的瞭解遠不如從前,例如不清楚當季當地的農產品為何,也不瞭解它們的生長歷程與生產方式;食材的選擇、烹調方式及均衡飲食的概念,也是多數現代人所欠缺的,或是認為農產品要又大又漂亮才是好的,但是否有想過生產及處理的方式,對我們的健康及環境有什麼樣的影響?與農業生活的疏離,也造成我們對於吃進嘴裡的食物不夠珍惜感恩,因為不明白這些食物是生產者付出多少勞力與心血所換來的,有多麼得來不易。近年來大眾逐漸重視環境問題及食安議題,再加上臺灣農業人口老化、糧食自給率下降等,讓食農教育更是成為我們不可不瞭解的課題之一。
二、為什麼要推廣食農教育?
從字面上來談,食農教育最簡單的解釋就是飲食教育以及農業教育,但在食農教育中所談的飲食教育及農業教育,是教大家怎麼吃到好吃的食物以及怎麼成為專業的農夫嗎?或者是聽解說、參與農事體驗、做DIY就是食農教育嗎?當然不完全是如此,這樣的方式的確可以獲得一些勞動的經驗及知識的增長,但更重要的是,是否有達到「教育」背後所要傳遞的意涵。
食農教育是一種強調「親手做」的體驗教育,學習者經由親自參與農產品從生產、處理,至烹調之完整過程,發展出簡單的耕食技能(董時叡、蔡嫦娟,2016)。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是表面的勞動體驗,更重要的是讓學習者能夠瞭解食物來源,培養選擇食物的能力及正確的飲食知識,學習對食物、生產者和環境的尊重與感恩。
透過食農教育,我們可以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飲食風險;相對地,食農教育中的一環─地產地消,讓我們支持在地農業的同時,可以促進農村社區產業發展及維護在地飲食文化;對於環境而言,以友善環境的農業產消模式經營,不但可以讓環境永續生存,這樣的環境也會回饋健康安全的食物到我們身上,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
三、食農教育推廣的面向及核心概念
在106年建構食農教育推動體系與運作網路計畫中,綜合以上所提,參考陳建志老師、林妙娟老師於「全球環境變遷下食農教育的課程內涵探討」一文中所提出的臺灣食農教育概念圖,以及農委會「我國農業體系食農教育推動現況」簡報,整理出「臺灣食農教育多元面向」。此面向涵蓋範圍廣泛,共分為八個面向,包含與飲食教育相關的低碳飲食、飲食文化、均衡飲食(正確的飲食知識),以及與農業教育相關的社區產業(含農村及在地經濟)、食農體驗、全球環境變遷調適(糧食安全),以及串聯飲食教育及農業教育的友善環境、食品安全。各面向中又有其子核心概念,提供推廣及設計食農教育課程活動時較為完整的參考方向(圖一)。
(一)食農體驗
食農教育從親手做開始,包含社區參與、體驗農業生產及食物烹飪、生態體驗,培養學習者簡單的耕食技能,並透過體驗的過程,觀察及認識生態環境與農村樣貌,提升民眾對土地情感、瞭解環境與農業的關聯及重要性。
(二)社區產業(含農村及在地經濟)
在日本,里山指的是環繞在村落週圍的山、林和草原,也就是位於高山和平原之間,包含社區、森林、農業的混合地景(趙榮台,2011)。里山倡議的願景是實現社會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想,認識臺灣在地的里山與里海,搭配里山倡議的精神,兼顧生態保育與社區產業,帶動社區的特色農產品、支持在地小農市集、融入環境教育的思維,幫助農村自給自足,發展在地經濟。
(三)全球環境變遷調適(糧食安全)
此面向的概念提供給學習者反思的議題,例如臺灣農業面臨問題、因應環境變遷 (包含氣候變遷,以及土壤、水資源、森林等自然資源的變遷) 之農業生產調適、安全糧食供給、農業生產永續等。
(四)低碳飲食
低碳飲食最直接的就是地產地消,不但縮減食物里程、減少碳足跡,亦能促進在地農產品的消費。而自然加工指的是強調產銷調節型的加工(例如將過剩的鮮果製作成果乾,以延長保存期限及增加產品價值),飲食適量不浪費、尋找動物性蛋白質來源替代(例如昆蟲)也都歸屬低碳飲食的面向中。
(五)飲食文化
飲食文化是人類對於食物情感以及利用方式,相同食物在不同的地區,可能擁有不同的重要性、歷史文化、食用及料理方式等,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入去瞭解,從中去明白在地食物的文化價值,進而維護在地的飲食文化,包含了食物的重要、飲食特色、節慶食物、飲食行為。
(六)均衡飲食(正確的飲食知識)
均衡飲食是現代人較不容易達到的一項目標,除了忙碌的生活之外,對於飲食知識的正確認知也不夠充足,因此於食農教育中,認識營養素與需求、健康飲食原則、餐點製作及食物組合,搭配綠色烹調強調低碳、簡單且健康的烹調方式等,將食物對於人類的健康發揮到最大價值。
(七)友善環境
消費行為影響著市場的供應與經營,現今大眾對於農產品的選購,不再只是價格取向,而也有安全、健康取向的需求,友善土地的耕種方式,不僅提供了安全的農產品,也保育了生物多樣性,促進環境自然的循環與永續發展,人、環境、動植物共存共榮。除此之外,透過關懷在地友善小農、建立產消互信,直接向信任的農夫購買,也回復從前人與人的情感,不僅只是商品與價格上的互動。
(八)食品安全
食品的選購對現代人而言是一門學問,例如如何挑選新鮮美味的食材,以及食物的外觀及營養價值其實是沒有絕對關係的,而瞭解加工食品及添加物、食品運送與保存方式、我國農產品安全體系─四章一Q等,絕對可以在選購安全的食品上做出正確的選擇。
四、結語
臺灣的地理環境及氣候特殊,造就了多型態的生態環境及一年四季豐富的物產,在飲食文化上也因不同地區,而有不同的內涵,所以在食農教育的推廣上,也會因各地所擁有的資源條件而有多元的呈現。食農教育應從小培養,建議從各級學校融入課程當中,如能參考臺灣食農教育多元面向,挑選適合在地的核心概念,並選定一國產農產品來做設計,必能讓學習者完整瞭解農產品從產地到餐桌的歷程,並達到推廣食農教育背後的目標,以及認知、態度及行為上的改變。藉由這樣的模式,可以從學校教育擴大到一般民眾身上,不僅在個人、社區及環境中達到正向循環,亦可達到促進國人健康、提升飲食安全和糧食自給率、提升農民福祉及農村再生、推動友善農業等政策上的目的。
參考文獻:
董時叡、蔡嫦娟。當筷子遇上鋤頭…食農教育作伙來。台灣農業推廣學會。2016年9月。
陳建志、林妙娟。全球環境變遷下食農教育的課程內涵探討。國教新知,第62卷第4期。臺北市立大學。2015年12月。
「我國農業體系食農教育推動現況」簡報。食農教育立法與體制論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6年11月25日。
106年「建構食農教育推動體系與運作網路計畫」計畫內容。
趙榮台。里山倡議。大自然季刊110期。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201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