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推廣活動輔導分析
●林忻怡
●MKC管理知識中心
一、前言
我國食農教育推廣活動之執行,本中心自106年起配合農委會政策及相關計畫,協助各執行單位如農民團體、公司行號、民間團體、社區發展協會及各級學校辦理食農教育活動。本篇將就106年接觸及輔導之執行單位(包含國小、大學、農會、社區發展協會、公司行號等),針對辦理食農教育活動的狀況以及困境來作說明及分析,以及將後續可操作的作法提出建議。
二、食農教育推廣活動執行狀況
本計畫透過輔導員於各執行單位現場觀察紀錄活動辦理情形,並透過填寫評核表詳實記錄及回饋現場活動操作的狀況及建議,依照評核表題項及輔導員觀察紀錄,共可分為「活動內容」、「教學者(整體)教學情況」、「場地情況」、「執行單位人力」四大項,分析各單位辦理活動情形。
1.活動內容:針對場域資源運用、活動體驗層次、社區產業連結度、國產農產品特色介紹來做評核紀錄。
- 場域資源運用
執行單位大多皆能充分或適當運用場域資源於課程活動上,甚至有單位於活動期間轉換場域進行活動(農場、加工廠、超市、市集、社區、料理教室等),少數單位為活動固定於室內場域,或是於場域資源豐富的產地未實地體驗或特色介紹(例如養豬場、漁港),較無機會讓學員與產地有所連結。
- 活動體驗層次
執行單位在帶領活動上大多有多元操作方式,讓學員不只單方面接受講師授課,而是能實物感受、親自參與生產及加工、有獎徵答等互動,留下深刻記憶。例如,有小學生因為參與一系列的種稻體驗,會去比較家中長輩種的和自己種的有什麼不一樣;或是體驗生產流程之後,發現當農夫的辛苦。
- 社區產業連結度
在執行活動上,尤以在地團體(協會、產銷班、合作社等)與社區連結度最強,串連在地小農的場域、農產品、人力之外,更帶領學員走入社區,認識在地特色產業,經由活動辦理及導覽介紹(如小農市集、社區農特產品超市等),大幅提升國產農產品購買意願;國小也能以和鄰近農場、小農合作的方式來帶學童就近進行體驗,或是邀請農夫老師到校授課。
大學、農會、公司行號若無自有場域者,多以和先前有合作辦理食農活動的農場場域連結,與社區產業連結度略低;若為自有場域者之單位,多僅於自有場域內執行活動。
- 國產農產品特色介紹
在農產品本身的介紹各執行單位最容易忽略的一環。部分單位雖有主推的農產品,但在活動中,易流於體驗生產及飲食調理,未詳加介紹該農產品的特色(如生產過程、品種差異、飲食文化、加工方式、營養價值等),或是較為簡略的說明,另外也有因為活動中所提及的食材較多樣,無法使學員真正對土地、食材有深入認識,並產生態度及行為的轉變。
2.教學者(整體)教學情況:針對課程時間掌握、表達內容符合學員程度、留意學員狀況並引起學習動機、現場秩序維持與應變處置、引導鼓勵學員主動思考來做評核紀錄。
大部分的教學者皆能符合前兩項標準,後三項為多數教學者容易忽略的地方,例如於活動最後未留時間分享、複習今日所學或引導議題反思及總結歸納,會使學員對於活動流於表面的愉快體驗,但無法對於體驗背後的意義產生共鳴。相反的,經驗豐富的講師則是會利用有獎徵答的方式,引導學員發表想法後總結。
3.場地情況:針對活動空間及設備狀況、活動場域和路線設計安全、緊急應變措施、風味餐及加工場域安全衛生來做評核紀錄。
大部分的執行單位皆能符合此塊要求,少數單位於非自有場域辦理活動時,未事先場勘並與場域人員確認仔細現場流程,造成在行走時有安全上的疑慮,另也有少數單位室內空間擁擠、體驗設備不足或不合用(如麥克風太小聲、液晶螢幕太小)、加工場域及設備的安全衛生仍有待加強。
4.執行單位人力
執行單位大多能依活動操作內容搭配足夠的工作人員,但本計畫有部分單位執行活動經驗不足,現場工作人員可能只有1至2人,人手不足無法掌控整場狀況,或是人力充足但不一定瞭解相關活動流程,無法於突發狀況即時妥善應對。
5.輔導觀察之總體狀況
在國產農產品的推動情形來看,原預計請各執行單位聚焦以一種國產農產品為主軸規劃活動,對於學員學習及體驗能有系統性的瞭解及認識,藉以提昇國產農產品價值並帶動購買意願。執行單位於實際執行活動時,通常會加入在地農特產品一併介紹及體驗,有些單位甚至會帶至在地小農市集、銷售站、或是現場展售提供購買,透過解說導覽,與未前往產地參與活動相比,確實能大幅提升購買意願及實際消費金額。
在學校執行的部分,國民小學大多辦的中規中矩,可能受限於場地,講師多為學校老師,對於農業及飲食知識較為有限,大多是配合學校校本課程辦理食農體驗活動,體驗實作為主,也能帶入系統知識性的學習。社區發展協會及農會等,辦理經驗較為豐富,在固定搭配的講師(農民及推廣人員)及場域,能有純熟的帶領技巧及經驗,並發展出更多元的教育方式,在活動行程設計方面也較為順暢。
各執行單位辦理情形主要依各執行單位(不分單位類型)辦理食農教育活動的經驗以及配合的講師有所差異。
三、執行推動困境
依執行單位辦理活動情形來分析,可以分為執行面、消費面二個面向來探討執行困境。
(一)執行面
1.人才
- 食農教育並非單一領域,為跨領域人才(結合農業教育、飲食教育、環境教育、人文社會、藝術美學等),且尚無專業學科,缺乏專業人才。
- 帶領人員如為農友及農業推廣人員,可能缺乏對於不同活動對象的帶領技巧;如為學校老師,可能缺乏足夠及正確的食農背景知識。
2.場域
- 食農教育可實施的場域多元,各場域資源不一,例如可能需要室內場域進行飲食調理及講述課程,戶外場域的部分,除於生產區域進行體驗之外,對於特色作物的生產設備及生產流程,可以發展出很好的教案,另外社區資源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環,但可惜未能有效盤點及利用。
- 目前未有一套對於食農教育環境衛生安全的統一標準,因此各場域的環境衛生安全是有程度上的差異。
3.引導方式
- 講師於活動帶領上缺乏欲傳達的食農教育核心概念,以體驗活動操作為主,教育程度較少,且並未針對不同對象於活動中引導合適的議題反思,會讓學員無法產生認知、態度或行為上的改變,淪為單純體驗活動。
4.服務品質
- 辦理經驗不足,造成活動流程規劃與實際操作有落差,學員於活動過程感受不佳或期待落空,影響再次參與活動意願,連帶影響到產地認識農產品及直接購買的機會。
- 食農教育收費標準會依其活動內容而定,因此並無統一標準,收費高者不一定與服務品質及達到教育目的成正比,例如可能包含了遊覽車的費用,或是飲食調理皆使用有機食材等,但是較高的收費,皆會影響消費者參與的意願。
(二)消費面
1.認知
- 消費者對農產品認知不足或錯誤,例如相信網路謠言,造成正確知識在傳遞時,消費者易產生混淆。
2.態度
- 活動費用影響參與食農教育活動意願。
- 著重關心食品安全(吃進嘴裡的東西)對於個人健康的影響,忽略友善環境對於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其實才是根本,並未從源頭去關心。
3.行為
- 活動品質及內容影響後續參與意願。
- 現代人多為外食族,或者無購買食材的自主權,即使於參與活動後獲得正確的知識及態度改變,但對於飲食習慣及購買行為影響有限,因為還是以外食提供者、購買食材者決定消費者所吃的東西及烹煮方式。
四、結論
近兩年來食農教育一詞成為熱門話題,本篇文章所提及的雖為106年計畫所接觸的食農教育推廣單位執行狀況,但是本中心持續協助農委會推廣食農教育,亦有接觸更多農會、各級學校及相關團體所辦理的食農教育活動及課程,在學校端所推動的食農教育,亦有相當亮眼、有特色的推廣方式及教材教案,但於相關團體中,仍有文中所提及的狀況。
食農教育在推動的過程當中,就是因為非專才、非專門領域,所以更需要不同領域的人才共同辦理及推動,因此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合作方式,讓各單位不僅僅侷限於自身的資源來推動,更能夠透過地緣關係或是不同專業領域的夥伴來擴大辦理。例如學校端或公協會團體可以和農業端、農業專家如各試驗農業改良場所、地區農會、青農等合作,農業端可提供農業知識、教學場域、推廣講師,學校老師可將農業知識轉化成教學方法及教材融入課程,並針對不同年齡層學生設計不同深度的內容,如此共同研擬食農教育推動課程及體驗活動,相輔相成,打破各單位內人才及場域的限制,充分與在地社區及產業連結,提供給學員更完整的體驗及學習內容。
參考資料:
106年「建構食農教育推動體系與運作網路計畫」計畫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