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涼海岸」張博仁──是漁夫,也是改革者
分明是魚塭,張博仁卻將魚塭經營成花園;分明是傳統漁村,張博仁卻將生產、觀光及休閒產業整合串聯,努力推動在地產業六級化。是漁夫,也是漁村改革者,但張博仁最常被人喚做傻子。
天空清朗,青翠茂盛的小欖仁樹將路徑環抱,行走於間,如花園漫步,落英繽紛,知了鳴叫,雀鳥飛舞,絲毫感受不到依傍在旁是一座又一座的魚塭。
這是位於高雄彌陀區的「小欖仁花園水產養殖場」,無垢的生態養殖技術,就連岸邊雜草也禁用除草劑,完整保留自然生態,特別吸引遊客扶老攜幼前來走走,形成一幅與傳統漁村截然不同的景象。
產業人力缺口,非二代回鄉可解決
花園主人是百大青農張博仁的父親,過去在銀行上班,養殖業是祖傳工作,更是絲毫鬆懈不得,下了班,衣服一換馬上到魚塭工作;颳風下雨,不是躲在家裡享受颱風假,而是衝向魚塭。「記憶中,爸爸很少和全家一起出去玩,」魚塭第三代主人張博仁說,養殖工作辛苦,人力短缺,經營者沒有生活品質可言,又如何吸引年輕人返鄉?
但張博仁還是回來了。13歲離家讀書,32歲返鄉投入產業,這位暌違家鄉近 20年的生物工程碩士,返鄉,不是被什麼誘因吸引,而是看見年邁父親辛勞工作的身影,「2噸飼料,一天得搬60包,爸爸就是這樣搬著、扛著,把我們栽培大。」因此他願意放下百萬年薪,回到家鄉彌陀,扛起這個滋養他長大的產業。
然而,回鄉後發現,地方養殖產業有嚴重的人力缺口,這個問題,不是二代回鄉就可以解決的,「即使年輕人有意回鄉接手,但經營得好是事業,經營不好是負擔;一旦成為負擔,就會變賣祖產,讓財團有機會收購,進行不正常開發,使養殖面積縮減,污染也跟著產生了。」為解人力不足之困,6年前,張博仁成立「漁人隊」,開始進行人力培訓,以補足產業所需。
彌陀區介於高雄與臺南之間,為6所大專院校環繞,漁人隊的成立,讓海洋漁業相關科系學生,可以從在學時期便開始接觸產地訓練,不但將所學於產地使用出來,深化知識、減少學用落差;又能以豐富的專業知識及實務經驗,滿足地方人力需求;畢業後更可輔導創業或選擇回鄉工作,成為種子部隊,將小欖仁花園的無垢、無毒養殖技術攜往各地,遍地開花。
提供在學青年產地實習場域
張博仁表示,養殖人才所需之專業能力十分廣泛,從養殖技術到捕撈技術,甚至包括經營魚塭的能力與創業能力,都是漁人隊的栽培重點,「養殖專業技術的養成並不容易,但技術可以培養,對土地的感情、對產業的熱情,才是從人力變為人才的重要關鍵。」
不過,立意良善的漁人隊,因長期為他人作嫁,負擔過高,而暫停運作了2年之久;一直到106年,在水保局「青年回留農村創新研究計畫」中,張博仁以「傳統漁村六級再造計畫」一案獲得肯定,讓漁人隊有機會在社區一展長才。
目前漁人隊16名隊員,其中多名月收入甚至已突破7萬,且每個人都具有獨當一面的創業實力,「這是我最開心的地方,」張博仁希望,未來產業人力不再侷限於外勞或回鄉青年,後繼無人的長輩,更可以放心將珍貴的漁業技術與經驗,傳承給有心於產業的年輕後輩,甚至雙方結合成為合夥關係,讓產業的承繼不在於血緣,而在於對產業的熱情。
說到熱情,張博仁知道,來到漁人隊接受培訓的年輕隊員,並非各個都對產業懷抱熱情,有的人一開始對產業充滿想像,進來後卻想像破滅;「仁哥,老實說,我很怕摸魚……」,也有隊員無法克服心理障礙,而選擇與產業保持距離。
成立責任生產平台,翻轉在地
「回得來,不見得留得住,是漁村困境,」張博仁不願看到熱情變成了痛苦,他想為適應不良的隊員尋找出路,好讓有心於產業的青年,仍可繼續留在漁村。
於是,投入近2,000萬,先後成立了微涼海岸及餘香咖啡館,讓不喜歡「摸魚」的人,試著接觸其他產業;更藉此將生產、觀光及休閒產業整合串聯,讓遊客看得到、吃得到也體驗得到,以深入了解在地文化及自然風景特色,為推動產業六級化努力。
事實上,近年來,在張博仁努力下,小欖仁花園品牌已深獲市場肯定,但這並非張博仁的回鄉初衷,「如果這個產業只有我好,有什麼意義呢?」
因此,他將水保局計畫補助投入人力培訓,更將微涼海岸轉為人力培訓基地之用,以緩解人力缺口;更從107年開始成立「責任生產平台」,由他帶頭,將生產者姓名視為品質保證,貼掛於產品上,以協助鄰近養殖場提升品質和技術。未來,所有彌陀區生產的農漁產品皆可在此販售,是一個沒有天花板的銷售平台,「這個平台,就是翻轉在地的具體實踐。」
是漁夫,也是革命者,回鄉以來,張博仁為解決產業問題,一直在做無法賺錢的事,所以一直被喚做傻子,他笑一笑,卻難免感到孤寂,「被罵久了,有時候也懷疑起自己,是不是真的傻了?」
不過,參加水保局回農計畫後,認識了許多和他一樣的傻子,各自在不同領域、不同角落、以不同方法,企圖改變產業,使他更加確信所有努力並非毫無意義。對於彌陀,對於漁村,對於養殖產業,像張博仁一樣的傻子,能再多一點,該有多好?
資料來源:https://si.taiwan.gov.tw/Home/citizensSay/view/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