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商跨足農業新趨勢:便利商店的新農業運動
王思懿
資料來源 : MKC管理知識中心
在日本,零售業跨足農業儼然成為一波新趨勢,台灣亦嗅到此商機。
台灣是全世界便利商店密度最高的國家,2014年已突破一萬家,平均每2,300人就有一家便利商店。近年來,便利商店的型態發生轉變,包括店面坪數增加、增設座位區及廁所、商品多元化,從飲料、餅乾等加工食品,增加了水果、生菜沙拉等生鮮產品,據點更佈及各大車站、觀光景點等人潮聚集處,增加消費便利性。就如同廣告台詞中所說的:「有7-ELEVEN真好」、「全家就是你家」,便利商店已在民眾生活中成為不可或缺的角色。順應潮流轉型,7-ELEVEN自2011年起,全力發展生鮮蔬果專區。除了便利商店以外,台灣大型零售業之一—全聯福利中心,近日來亦提出「新農業政策」,致力於打造在地生鮮超市,以台灣本土農業為主軸,與在地農民合作,推出全新型態二代店。本文從日本零售業跨足農業投資獲利之成功案例,看台灣農業如何與便利商店龍頭—7-ELEVEN結合,透過破萬的便利商店營運據點,轉變民眾的消費習性,進行農業推廣。
一、日本零售業者積極發展農產事業
日本農業隨著農民結構老化,農業用地在過去50年萎縮將近36%。面對農業的衰退,日本政府放寬政策,允許企業在農業持股從原本的10%限制增加至50%,使日本農業公司暴增10倍家數,擁有的土地面積占全國7%。連鎖便利商店業者也在此波轉變上發掘商機,認為提供新?水果和蔬菜可以吸引更多消?者。經過調查,購買蔬菜、水果類鮮食產品的消費者進入便利商店次數是其他消費者的兩倍,消費金額也比其他消費者多了兩成左右。因此早在2008年,日本便利商店如7&I控股(為日本7-Eleven母公司)等均大舉投入農業生產,使農產品供應、銷貨順暢,更培育了不少青年農民。
在日本,7-11採取產銷合作的運作方式。第一年經營2萬公頃的農地,年產130噸農產品,由合作設立的農業生產機構負責運送。產品在初期並沒有主打有機蔬菜,而是以限定選擇數種容易栽種的大眾化農產品方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品質。7-11運用其管理系統,即時掌握各店面的蔬果庫存以及農地的產量,做最適調配。在各司其職且相互配合的情況下,第一年便達到獲利。這樣的生產模式中,最值得一提、也可做為台灣學習的是,零售通路除了銷售外,也負責食品殘渣回收,用以製成堆肥供農場使用,創造從生產、販售、回收、與再利用的「循環型農業」。此種新型態的農業,也吸引了日本最大零售業永旺(Aeon)集團的投入,該公司以不到五年的時間,成為全日本最大蔬菜種植業者。目前投資14家農產公司,耕地面積達230公頃,並計劃在2016年前擴大規模,使生產倍數成長。農作物的選擇以大眾接受度高的高麗菜及菠菜為主,僅佔其通路的鮮食產品1%,意謂著未來仍有極大發展空間,而日本便利商店轉型的熱潮也正持續延燒。
二、Food Store概念導入與便利商店的源頭管理,提供安心農產品銷售平台
2012年農委會委託本中心辦理農業中衛體系期中研討會,其中邀請到中華鮮食發展協會陳素鳳執行長與會分享,陳執行長提到2008年7-11提出Food store概念(提升鮮食商品及自有商品之商品力),並於2011年全力發展生鮮蔬菜專區提供新鮮農產品,以個人化小包裝引進葉菜類、南瓜與蘿蔔等根莖類,銷售對象主要設定為個人或小家庭,在購買便利性的優勢下,同時亦滿足上班族或外食族之需求。在食安事件頻傳的今日,7-11在產品的把關上每年投入檢驗費用高達新台幣數千萬元,針對每項蔬菜都一一落實溯源管理及各個環節檢驗(如圖1),這類型的店面從原本的30家增加至數百家。2012年更提出台灣新農業策略,推廣在地食材,每年採購國產農產品(包含稻米、肉品、蛋品、蔬菜) 數量達數萬噸,約新台幣40億元。在以服務至上的便利商店型態轉變下,整合農產品供應鏈,包含17家鮮速食廠、400多家供應商、54個產銷班、近1,600位農民,並創造約3萬個就業機會。
圖1 7-ELEVEN 農產品溯源管理流程
資料來源:7-ELEVEN官方網站(2014),http://www.7-11.com.tw/quality/proposition.asp
自2013年開始,可在各大平面媒體、影音廣告及各店家的電視牆上看到連鎖便利商店的行銷手段—打破傳統被動的產品供應,主動地教育消費大眾。從生產投入到品質把關,不僅傳遞7-11對產品品質的用心,更親臨農場拍攝,記錄著農民生產的過程及收穫的感動,透過24小時不打烊的便利服務大量宣傳,讓消費者吃得更健康,同時更了解農產品背後的故事,為便利商店農業帶來獲利。
三、供應鏈整合,打造新農業氣象
有別於日本零售業者以大舉培訓青年農民的方式跨入農業,台灣在農政單位體系的支持下,早已建立了完整的農民組織、團體,包括農會、產銷班等,更有青年農民政策的推動,讓零售業者不至於耗費大量成本重新培育青年農民,僅須透過供應鏈整合,與農民、農會、產銷班合作,達成生產共識,形成農產品銷售通路。各個角色在供應鏈上各司其職:便利商店以「消費者導向」作為農作物生產選擇的依據,加上其產品流量管控優勢與後端行銷包裝策略,重新創造農產品價值;新一代農民在智慧科技(ICT、即時通訊軟體等應用)的導入下,更能智慧化生產。雙重搭配下,為現代農業帶來一番新氣象。
資料來源:
1.7-ELEVEN企業情報,http://www.7-11.com.tw/company/news_page.asp?dId=373
2.曾意絢(2014),日零售業跨足蔬果生產成農業改良關鍵助力
3.日本7-ELEVEN學種菜!未來農產供不應求 靠企業撐大樑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40227/KITPNG9OAAC7V.shtml
4.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2012),連鎖式便利商店業之現況與未來趨勢
5.張漢宜(2011),日本7-11集團跨足農業,自己種、自己賣,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7138
6.超商密度冠全球 台灣另類奇蹟,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795148
7.徐重仁推新農業政策打造在地化超市,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breakingnews/1039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