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族之休閒新藍海
:::

銀髮族之休閒新藍海

劉俊良

一、高齡化時代來臨
  根據聯合國定義,老年人口達總人口7%時,就是邁入高齡化社會;台灣在1993年即邁入高齡社會7%門檻,台灣老年人口比率近10年自7%上升至9%,邁入高齡化社會,如何解決老年人的健康問題,國人平均壽命的延長、以及社會結構變遷、少子化趨勢使得勞動力短缺,人口高齡化已是未來不可避免的趨勢,台灣產業除了關注該相關銀髮族休閒之福利措施之外,從經濟層面來看,另一方面則帶來銀髮族相關產業商機,老人照護、居家輔助器材等需求將會大量增加,應把握隨之而來的商機,開創相關產業發展機會。依據日本總務省統計局(國勢調查資料)最近公佈的資料顯示,全球高齡產業市場在2025年時,將達37.38兆美元,是2001年市場規模的3倍,而台灣高齡產業市場依據工研院的推估2025年可增加至1,089億美元,相較2001年的246億美元,成長 4.4倍。人口高齡化的21 世紀,老年經濟的相關產品和服務湧現,銀髮族相關產業龐大商機已吸引國內外廠商積極投入,相關領域大致包括:銀髮族用品、銀髮健康與醫療照顧、銀髮族金融與保險、休閒與銀髮族教育等藍海項目。
  根據工研院針對全台灣21縣市,60歲以上銀髮族所做的調查發現,大概91%一般人認為基本需求的食衣住行,對銀髮族來說,並沒有迫切需要,反而是健康及退休後如何安排休閒時間等,成為銀髮族首要需求。


二、銀髮族之需求
  『銀髮族』(senior)是在1980年代在國外文獻才出現的新代名詞,Mathur et al.(1998)指出,『銀髮族』對於年長者是很適稱的,同時也因為該族群壽命長,用來通稱上了年紀,且有錢有閒的老人。根據財訊於2002年的報導指出,現在日本銀髮族對於各種文化學習活動或社區集會、志工活動的參與都非常的熱心;當問及今後想要做的事,『旅行』為其第一選擇,而國外旅遊對象國主要是以台灣、南韓,及夏威夷為優先考量;從Maslow的需求層級理論來看,人性需求共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實現需求等五個層次,隨著年齡、經濟條件、生理條件的不同,會促使不同年齡層的人口對各種需求有程度不一的要求,銀髮族自然也不例外。


三、銀髮族之休閒活動情形
  對於台灣老年人的日常活動,則根據內政部2004年的調查,現今的老年人生活最大部分是「從事休閒娛樂活動」(佔20.09%),其次是「從事養生保健活動或運動」(佔19.10%),第三是「與朋友聚會聊天」(18.28%),從中可發現老年人在退休後還是相當有活力。綜觀銀髮族的各式休閒活動參與,不難發現,其主要活動可概分為「休閒」與「健康」兩大類,台灣若欲亟力發展銀髮族之旅遊市場,相關單位則應結合政府與民間團體的力量,打破以往老人休閒活動設計的既定思維,共同針對現階段所需提供之各項休閒活動,作更進一步的規劃,才能確切滿足銀髮族的需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2004年委託台灣休閒農業學會針對「全國休閒農場」作全面性普查,調查對象為提供農村及農業體驗的劃定61個休閒農業區,使農民積極經營休閒農場及相關之農業旅遊等事業,創造經濟性產值之重要貢獻的地位,台灣的休閒農業進入一個蓬勃的發展時期。


四、休閒農場的銀髮族商機
  如果能將休閒農業與銀髮族消費相結合,則銀髮族所注重養生、健康、慢性病時飲食、藉由農事耕作規劃有機蔬菜區供應住宿最適合養生的好地方。以休閒農場產品內容來分,可依休閒農業拓邊的深度提供銀髮族各種產品及服務,銀髮族在休閒農場可區分為一日旅遊客、短期住宿體驗客及長期停留養生族。宜蘭縣休閒農業區佔總全國休閒農業區的24%(宜蘭縣有12個休閒農業區),2006年宜蘭縣休閒農業區之總產值為2,373,326,097元,可見休閒農業的商機甚有潛力,而休閒農場業者抓到銀髮族是最具開發的一群的客源。
  休閒農場經營與一般旅遊不同之處在於,它並不是提供最頂級舒適的吃、住、玩、樂,而是一種提供生命力的感動,提供一種人跟人之間的最原始的關係的重建,並不一定要講求硬體設備的最佳狀態。透過身體勞動,促進身體健康,並且可藉此認識新朋友,相互交流與分享耕種及生活經驗,不論是休閒農場或是民宿,必須要讓全鄉村社區的人都能夠共同參與,藉由推動農業休閒、鄉村旅遊,帶動鄉村蓬勃發展,促進社區人口回流,並開創鄉村經濟高效益,成功開拓城鄉交流新契機。


五、結論
  近年來,台灣的家庭結構因為工商社會的高度發達,以及社會生活型態的改變而產生人口結構的變化,台灣高齡化人口老化速度比其他國家快得多,從中衍生的銀髮藍海商機隨著社會結構變遷的快速發展,台灣產業除了關注該相關銀髮族休閒之福利措施之外,相關單位則應結合政府與民間團體的力量,針對60歲以上銀髮族退休後如何安排休閒時間,以及所需提供之各項休閒活動,作更進一步的規劃,才能確切滿足銀髮族的需求。


參考資料:

(1) 行政院農委會「休閒農業場家全面性調查」(2004)
(2) 台灣休閒農業學會
(3) 工業技術研究院生物科技醫療研究所
(4) 內政部統計資司統計資料(2004),交通部觀光局(2005)
(5) 日本總務省統計局國勢調查資料(平成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