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循環 低密度友善養殖
臺南學甲郊區的大片連綿天地,景致蒼茫蕭瑟,唯見達達的水車翻動波花劃破寂寥,其實水面下孕育的是多如繁星的臺灣鯛,每到投餌時間,大口搶食的場面熱鬧滾滾如千軍萬馬。這些精心照料的高品質臺灣鯛是臺灣的驕傲,收成後,將由老字號的東晟水產加工製成高級食材,提供給海內外的魚鮮饕客。
雨水循環 低密度友善養殖
葉哲維原本便是經營漁產運銷工作起家,於民國84年成立東晟水產公司,近年接班後,順勢擴展事業版圖,加入水產加工的業務,毫不厭煩地從頭學起,親自參與各部門工作,這些經驗得以作為公司各項營運調整的依據,營造現代化及人性化的優質生產環境,他也常到養殖池邊與業者或操作人員面對面溝通,隨時掌握現況。
東晟位於臺南學甲的養殖場,不抽地下水,也不引農業灌溉圳水,以避免汙染,養殖用水來自收集雨水,固定有8座專用於儲蓄雨水循環利用,很有環保概念。葉哲維認為,低密度養殖,空間寬敞,水質優良,魚兒舒適健康生長快,疾病就少,育成時間可縮短三分之一,且幾乎可達零用藥。對於跳電、水車停擺或天氣遽變等突發狀況,有較高的風險承受力。換算成本效益也未必吃虧,更重要的是,具體展現與環境友善、永續經營的核心理念。
不只技術面精進,近年來,養殖與環境生態兼容並蓄的先進模式,在臺灣養殖大本營的雲嘉南沿海,漸漸蔚為風潮。東晟從後端加工跨入前端養殖的生產規劃,將環境永續列為前提,好的加工品來自好的養殖源頭,有好的環境才能養出好魚。
養殖漁產 價值再升級
基於日新月異的市場及消費者的需求,在以臺灣鯛及鱸魚為主力的產品線上,除了推出廣受好評、獲得水產精品海宴獎的殊榮外,104年漁業署首次舉辦的全國性臺灣鯛競賽,由東晟代工生產的優質臺灣鯛產品就名列7席,證明加工技術會影響水產品品質。東晟公司養殖的臺灣鯛、鱸魚,堅持全程在高規格及專業食品製程下生產,相關產品分別取得國際性ASC及國內HACCP、CAS、與產銷履歷等各式認驗證,更充分展現創新價值及優質品牌形象,對於產品價值再升級,葉哲維認為,只要實事求是、努力付出,必有收穫的一天,如何利用累積經驗及掌握機會勇於挑戰,將成功變成必然,才是重點。
從葉哲維學習成長的過程可以看到,養青「多問、多聽、多學習,切勿躁進」是經營的不二法則。因為從事養殖事業是需要長時間的經營,所以要準備充分,資金、養殖技術、銷售通路越到位,越能降低事業失敗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