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聞
:::

農業新聞

  •  2023.07.11

    吸「蚓」力!中正學生活化有機副資材成「超肥蚓糞土」

    台灣有機副資材的處理方式通常採掩埋或焚燒,兩者都對環境造成很大的負擔與破壞,為實現永續環境,中正大學創新創業基地團隊「蚓密菇俠」通過蚯蚓和微生物將有機副資材轉化為腐殖質狀產品,成為有機肥料「超肥蚓糞土」,化劣勢為優勢來改善農業環境。

  •  2023.07.11

    台東鳳梨釋迦品質認證輔導 即起報名

    為讓鳳梨釋迦符合外銷中國規範,台東縣政府與台東大學合作自七月廿七日起,每週四連續辦理五場次「鳳梨釋迦品質認證輔導課程」,即日起開放報名,報名網址(https://www.sugerapple.net/)。

  •  2023.07.10

    農地違規使用查處不分大小 農業設施未申報也會受罰

    近年來中央衛星監測通報頻率增加,導致土地疑似違規稽查案也隨之增加,卻引發外界質疑政府對一般民眾農業用地違規較為嚴格,卻放過違規大戶業者?對此,台南市府地政局強調,土地使用違規查處,不分大小,一律依法處置,該罰就罰,市府絕不姑息。

  •  2023.07.10

    田賦停徵逾35年 與農業經營不可分離土地今年可申請課徵田賦

    停徵已超過35年以上的田賦,最近各地方政府紛紛加強宣導,若民眾持有土地,如實際供與農業經營不可分離之農舍、畜禽舍、倉儲設備、曬場、集貨場、農路、灌溉、排水及其他農用使用,且屬下列土地之一者,是可以課徵田賦的喔!

  •  2023.07.07

    梨山水果季揭幕 可避暑品嘗甜美水果

    台中市和平區梨山地區進入溫帶水果產季,正值蜜李產季,而西瓜李、黃蟬李(黃金李)及花蘿李接連採收,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呼籲,民眾可梨山避暑吃蜜李,享受在地特色農遊。

  •  2023.07.07

    嘉縣推空心菜輪作美濃瓜 友善環境增加農民收益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在嘉義縣新港鄉推動溫室空心菜田夏季輪作美濃瓜,可以友善環境又增加農民收益;嘉縣農業處說,1分地1年可以增加5萬元以上收入,值得種葉菜類的農民參考。

  •  2023.07.06

    食魚教育多管齊下 漁業署推園遊會、巡迴講座

    為深化食魚教育,漁業署今天表示,除6月辦理校園食魚教育文化巡迴講座,暑期也邀教師、營養師參與講習,8月26日並將在台中科博館舉辦親子食魚園遊會。

  •  2023.07.06

    高雄場復育原鄉黑米與黑小米 茂林魯凱族人好歡欣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高雄場)於7月4日在高雄市茂林區舉辦「原鄉黑米及黑小米強化栽培示範觀摩會」,以友善耕作方式維護當地生態並導入簡易優化栽培技術,成功復育魯凱族重要祭典「黑米祭」、「豐收祭」農作物—黑小米及黑米。現場參與民眾及族人超過70人,部落耆老教導大家高唱黑小米播種古謠,並由高雄場戴順發場長與駱韋志區長帶領大朋友、小朋友收穫小米束,現場氣氛溫馨,充滿部落黑小米、黑米復育成功的歡欣及喜悅。

  •  2023.07.05

    農業策略聯盟群策群力 穩定產銷保障農民收益

    為提升農糧產業競爭力,農委會自107年起陸續整合農會、產銷班、農企業、通路業者等組織籌組農業策略聯盟。依其需要設立「生產控管小組」、「加工媒合小組」、「內銷通路小組」、「外銷通路小組」及「休閒及文化小組」等推動相關產銷工作。目前已籌組香蕉、鳳梨、柑橘、文旦、番荔枝、金柑、洋蔥、大宗蔬菜、大蒜、落花生、甘藷、 柳橙、紅豆、咖啡、大豆等計 15 項作物產業策略聯盟。透過垂直整合分工、水平擴張,及同業與異業緊密結盟,在互利中發揮產銷調節功能,穩定農糧生產與銷售,提升農民收益。

  •  2023.07.05

    林試所發現新種命名「臺東黑松露」 累計共5種

    林試所今天表示,研究團隊在台東太麻里地區印度栲根圈土壤,新發現一種台灣特有的新種黑松露,命名為「臺東黑松露」;之前已發現4種,曾技轉人工培養技術,尚未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