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聞
-
2022.12.20
產銷履歷米進入校園,學生吃得更安心
為配合學校午餐採用國產可溯源食材政策,提昇學校用餐食米品質,農糧署111學年度於全國各縣市(含臺灣本島及離島)推動以通過產銷履歷驗證食米供應學校午餐,11月供應全國各學校的食米中,有85%是產銷履歷米,溯源食材覆蓋率更廣,學生吃得健康,家長更安心。
-
2022.12.19
章Q好食 偏鄉午餐零距離 推動採用國產食材成果豐碩
為讓偏鄉學童享有同等之飲食照顧、確保午餐費用主要用於食材採購,農委會配合教育部共同推動「偏鄉學校中央廚房計畫」,為宣傳推廣成果,該會本(111)年12月16日於臺北社會創新實驗中心舉辦「章Q好食,偏鄉午餐零距離─推動偏鄉學校午餐採用國產可溯源食材年度成果發表」,將推動偏鄉午餐三章一Q標章(示)食材歷程、輔導建置或改善偏鄉食材供應平臺推動情形以及透過多元管道輔導食材媒合對接成果等對外發表。
-
2022.12.19
「做伙來呷飯」國產米食明星大挑戰正式登場
為提振國產米食消費,農委會17日於總統府前北廣場舉辦為期兩天的「做伙來呷飯」國產米食明星大挑戰-食農教育推廣活動,上午蔡英文總統及行政院蘇貞昌院長蒞臨現場,總統感謝農民朋友的勤奮耕耘,種植出優質臺灣稻米,並於會場中與在地特色米食攤商熱絡互動,總統也呼籲大家支持國產米食,減少對進口糧食的依賴,讓臺灣農業能永續發展。
-
2022.12.16
臺南南化蜜棗啟動外銷 台農發1月起空運配送 臺灣訂購日本取貨
年底是國內棗子產季,臺灣棗皮薄多汁、又甜又脆,主要產地在高屏地區,但第三大產地的臺南蜜棗也有好品質。臺南市南化區農會今年與台農發公司合作,克服低溫殺蟲檢疫處理技術,將蜜棗外銷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新興市場。預估1月起開始以空運配送銷日,提供臺灣訂購直送日本服務,拓展臺灣優質蜜棗外銷。
-
2022.12.16
產銷履歷優化升級-我國農業生產接軌國際永續價值
農糧類產銷履歷臺灣良好農業規範(TGAP)驗證基準已陸續推出升級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於本(111)年12月15日公開大力推廣,本年已公告「水果類」、「蔬菜類」及「雜糧類」臺灣良好農業規範升級版(TGAP PLUS),以既有產銷履歷驗證基準增加多項農業生產永續指標,提供國內具備永續理念之農產品經營者強化產品價值及接軌國際的機會,供農產品經營者參採,並針對通過升級版驗證者給予差異化環境補貼,實踐農業永續生產理念,共同守護地球家園。
-
2022.12.15
台糖產銷履歷黑糖新包裝上市 百年糖業總是給你最安心的甜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於本(111)年12月14日辦理「台糖產銷履歷黑糖上市記者會」,邀請相關推動單位一同歡慶台糖公司產銷履歷黑糖於全臺通路以新包裝上架販售。台糖公司延續其產銷履歷本土甘蔗糖之驗證經驗,於本年度以虎糖農場為驗證主體,擴大產銷履歷製糖甘蔗驗證面積,並進一步通過產銷履歷黑糖加工驗證,誠摯邀請消費者與食品加工業者採購國產產銷履歷黑糖,一同支持臺灣農業環境永續經營。
-
2022.12.15
開創北部地區國產大豆產業新契機-耐候高產新品種、低損耗乾燥製程、脆豆加工利用
北部地區大豆主要為秋作栽培,冬季東北季風伴隨霪雨侵襲之低溫潮濕環境,以致平均公頃產量僅約1,300公斤、乾燥調製損耗高且產品附加價值有待提升等問題,使產業發展受阻。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透過耐候高產新品種育成及乾燥調製技術建立,以提高產量、降低損耗進而增加農民收益;並建立大豆脆果加工新技術,增加大豆加工可利用性以提升附加價值等科技研發成果的應用,期待再創產業發展新契機。
-
2022.12.14
智慧農業新時代的田間小幫手─茶園除草無人化 咖啡施肥聰明又好用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簡稱茶改場)針對國內兩大重要飲料作物-茶葉及咖啡產業,研發「茶園智慧除草機器人」及「咖啡聰明肥」,以朝省工栽培及降低碳排量目標邁進。茶園管理之除草作業,佔茶園管理成本約 30% ,該場研發之茶園智慧除草機器人即為電動農機,結合動態技術(Real Time Kinematic,RTK)之無人車及避障除草機組,可節省人力及降低溫室氣體產生;另肥料使用佔農業土壤近九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主因,咖啡聰明肥即針對農民施肥行為做調整,落實合理化施肥及提高肥料利用率,進而達到減排之施肥策略。
-
2022.12.14
寒流冷空氣南下 農委會籲請農友嚴防寒害
依據中央氣象局發布氣象資料,17日起至19日入冬第一波寒流等級冷空氣南下,各地低溫明顯下降,預計17日晚18日清晨為最冷的時候,中部以北及宜蘭花蓮低溫普遍為8至10度,南部及臺東只有11至13度,到週日白天溫度回升但不明顯,整日偏冷。農委會提醒農友應留意防範,農漁養殖業者也請事先做好準備以防寒害。
-
2022.12.13
檳榔廢園轉作 全年皆可受理申請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表示,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研究證實,檳榔籽屬第一類致癌物,即使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檳榔籽也會致癌。為預防口腔癌症發生,該署配合中央癌症防治政策及維護國民健康,研提「112-115年檳榔廢園及轉作方案」,鼓勵檳榔廢園轉作。舉凡平地或山坡地種植檳榔之農牧用地皆可參與檳榔廢園及轉作,受理時間為112年1月1日起至114年12月31日止(全年皆可申請)。有意願申請的檳榔農友可攜帶身分證及農地所有權狀等資料,向土地所在地鄉(鎮、市、區)公所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