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聞
-
2022.12.06
產銷履歷更有力 分裝流通再精進 處處深得您心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多年來持續推動產銷履歷驗證制度,致力發展農業永續、積極與國際接軌。截至本(111)年10月底,全臺通過產銷履歷驗證面積達76,258公頃,生產單位數達3,972戶,產銷履歷的產量年年創新佳績。
-
2022.12.05
機械施用更方便 推廣雞糞有機肥!花蓮玉里西瓜田示範給你看
禁用生雞糞,推廣有機雞糞加工肥!農糧署為推廣完成腐熟加工的雞糞堆肥,並以省工的大型施肥機具灑肥,12月2日特別在花蓮玉里秀姑巒溪河床,舉辦農友示範觀摩會;因明年正月即是花蓮西瓜整地下基肥時期,現場吸引上百位農友觀摩,向西瓜農們示範以大型施肥機具,進行合格有機雞糞堆肥的施作,不但省工且達到雞糞循環再利用,也能減少土壤酸化、西瓜病害情形發生。
-
2022.12.05
植物生病不再靠王祿仔仙!最快明年實施植醫師制度 農民接納程度將是關鍵
植物醫師法已初審通過,最快明年將有植物醫師考照及執業制度,農作物種植進入精準用藥里程碑。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副局長鄒慧娟表示,儲備植物醫師的服務受肯定,雲林莿桐鄉農會表達,未來沒有中央補助經費,也願意自己聘用;高雄美濃區農會的植醫甚至不是中央預算補助,「只要服務價值被肯定,一定規模的農場或農會願意花錢聘用植物醫師」。
-
2022.12.02
智慧科技導入好輕鬆 農務效率再進化找工到省工一把抓
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的年代,手機帶來生活需求更快捷更方便的解決方案,也帶動許多產業開發運用手機的高效工具。高雄市農業局於107年開發手機網路平台工具:好農無限+「農務即時人力需求媒合平台」,讓農場找工導入智慧科技應用,解決臨時人力匱乏現象,期為農民提升效率、舒緩缺工並緩和氣候變遷的影響。目前已累計超過8500名學生與農民加入平台,對地區農業發展有相當助益。
-
2022.12.02
以行動展現臺日友好 近40位日本國會議員出席臺灣農產品推廣午宴
農委會副主任委員陳添壽與駐日本代表處大使謝長廷於本(1)日在東京主持「臺灣農產品推廣午宴」,包括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古屋圭司眾議員在內38位日本國會議員、我立法院邱臣遠委員,以及大日本水產會白須敏朗會長、Farmind 公司、Wismettac Foods商社代表等多位日本重量級農產貿易業者出席,以行動展現臺日友好與支持深化兩國農產貿易。與會人員對於以石斑魚、鱸魚、鰻魚、培根、毛豆、香蕉、鳳梨及鳳梨釋迦等臺灣農產食材製作的料理與甜點讚不絕口,希望日本消費者能品嚐到更多來自臺灣的優質美味農產食品。
-
2022.12.01
臺灣石斑「游」進日本 進軍迴轉壽司市場
臺灣石斑魚即將進軍日本迴轉壽司市場!今(30)日在農委會副主任委員陳添壽的見證下,我國貿易業者栗煬國際公司、供貨團體高雄市興達港區漁會及日本藏壽司公司(くら寿司株式会社)在東京簽署採購備忘錄,藏壽司明年將採購臺灣冷凍石斑魚切片,在日本各家連鎖門市推出臺灣石斑魚料理商品,包括握壽司及中西洋料理等,讓喜愛海鮮的日本消費者不用遠渡重洋,也能在日本品嚐來自臺灣的高檔美味石斑魚。
-
2022.12.01
農委會副主任委員陳添壽於亞洲台商幹部會議進行專題演講 感謝各國台商全力協助臺灣農產品外銷
農委會副主任委員陳添壽於本(30)日在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理監事聯席會議進行「臺灣新農業立基本土 放眼全球」專題演講,向亞洲各國台商幹部說明近年來該會農業施政與農產外銷成果,並感謝台商們長期以來全力協助臺灣農產品外銷。農委會同時也在會議現場舉辦臺灣農產品推介會,向與會台商介紹臺灣優質農產食品與跨境生鮮電商業者,期盼在台商們的持續支持下,能進一步擴大臺灣農產品外銷量值。
-
2022.11.30
洛神葵「臺東6號-黑晶」 高花青素且豐產的新品種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簡稱臺東場)在2021年育成高花青素洛神葵「臺東6號-黑晶」,其富含總多酚、類黃酮及沒食子酸等機能性成分,且單位面積產量高,已於2022年取得植物品種權(品種權字第A02915號),目前已非專屬授權予逢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日煦靜好有限公司等兩家業者,今年投入生產,可供應機能性產品原料及推動新產品上市。
-
2022.11.30
農委會副主任委員陳添壽率團訪日 深化臺日農業交流與推廣臺灣農產食品
農委會副主任委員陳添壽於本(29)日率團訪問日本,陳副主委除在亞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理監事聯席會議進行「臺灣農業施政成果」專題演講外,另將出席臺灣農產品推介會、臺灣石斑魚商品發表記者會及臺灣農產品推廣午宴等活動,並與日本重要蔬果貿易商Wismettac Foods商社簽署採購臺灣水果備忘錄,以擴大臺灣農產食品銷日。
-
2022.11.29
電動高空作業車讓農民無需冒險攀高採果 還提高50%以上採收效率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研發電動履帶式高空作業車,可負載120公斤、爬升至2.8公尺,改善果樹作業時須攀爬而產生的風險,並估計可提高50%以上採收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