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聞
:::

農業新聞

  •  2022.12.13

    尊重植物品種權 攜手農產業邁步向前

    植物品種權是農業上重要且特有的智慧財產權,不僅維護育種者權益,激勵國人創新研發新品種外,並有助引進國外優良品種,促進國內品種改良及農產品多元化,為臺灣農業持續注入新活水,激化農產業邁步向前行。農委會表示,育種者育成的新品種經取得品種權利保護後,品種權人依法享有排除他人未經其同意而逕予生產、繁殖、銷售或輸出入該具品種權之種苗權利,國人在前開商業利用(含電商平臺、網路行銷)時,請尊重植物品種權保護精神,共同建構農產業前景。

  •  2022.12.12

    因應區域水情變化 明年上半年北、中、東區域常態供灌 嘉南地區實施全面節水措施

    全球氣候變遷,臺灣今(111)年度發布3個颱風警報,皆未登陸,分析今年降雨情形,北部區域、中部及東部區域降雨充足,惟嘉南地區下半年整體降雨量僅為歷年同期平均值4成,目前曾文-烏山頭水庫蓄水率僅3成,全臺降雨豐枯不均,各區域水情懸殊。高雄地區近期降雨不佳,當地已啟動加強灌溉管理及輪灌措施;嘉南地區因曾文-烏山頭水庫蓄水量無法滿足明(112)年1期作灌溉用水,嘉南地區明年1期作實施全面節水,至於全臺其他地區供灌情勢審慎樂觀,評估可常態供灌。

  •  2022.12.12

    針對我國水產品輸中註冊暫停輸銷協助程序補件並同步啟動產銷因應措施 保障我國水產品貿易權益

    針對中國海關總署「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冊信息網」公布我國水產品輸中註冊企業暫停進口,農委會表示,將持續透過食藥署與中國海關總署洽詢註冊程序補件;另外該會亦同步啟動因應措施,針對遠洋及養殖漁業啟動擴展其他國家市場、轉赴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加工、進行凍儲及多元加工,並加強國內行銷,保障我國遠洋及養殖漁業權益。

  •  2022.12.09

    斯洛伐克2生態研究員受邀來台 觀摩稀有植物保育策略

    地方創生策略偏重產業振興,但新北市石碇區永安里位於翡翠水庫集水區,因土地利用受嚴格管制而發展受限,里長蕭敏玲逆向操作,以保育食蛇龜、復育烏來杜鵑、推動友善環境耕作與環境教育,透過政大社會責任計畫與農委會林試所合作,運用廢棄小學做地方創生學,吸引中歐國家斯洛伐克科學家到訪交流。

  •  2022.12.09

    全球首紀錄!水試所記錄太平洋黑鮪產卵洄游行為特徵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簡稱水試所)與美國史丹福大學攜手合作,運用衛星遙感記錄技術,解析有「生魚片之王」之稱的太平洋黑鮪的棲息溫度、深度與地理位置等訊息,揭開其產卵洄游與生態習性的奧祕。

  •  2022.12.08

    國產米糧化身品牌精品 海內外都受歡迎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胡忠一署長今(7)日與國內米糧精品業者齊聚,一同展示本年度品牌再造成果。7家業者透過輔導計畫建立品牌識別手冊,強化企業精神並導入對外行銷,打造意象鮮明的官網及人性化購物平台,吸引逾27,000名消費者線上購買、拓展38,000名會員及粉絲支持、線上曝光觸及達90,000人次以上,成功提升國產米糧品牌形象,讓民眾「吃飽也吃巧」。

  •  2022.12.08

    高雄路竹肉鴨、臺南官田肉鴨及野鳥檢出H5N1高病原性禽流感,全力防堵病毒擴散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委會)今天(7日)表示,畜衛所通知於高雄市路竹區肉鴨場、臺南市官田區肉鴨場與野鳥排遺檢出H5N1亞型高病原性禽流感(HPAI)病毒,農委會持續強化禽流感各項防疫措施,全力防堵新病毒擴散。國內今年養禽場確診H5N1亞型HPAI計3場,候(野)鳥檢出H5N1亞型HPAI計3件。

  •  2022.12.07

    臺灣農友再獲日本米.食味鑑定大賽肯定 林凡閔鑽研臺版越光米臺南16號國內外豐收

    臺灣稻米再度國際爭光,臺中市烏日區農友林凡閔以臺南16號品種稻米赴日參加第24屆「米.食味分析鑑定競賽」,獲得「特別優秀賞」,臺南16號有臺版越光米之稱,改良自日本越光米,讓它適合在臺灣種植,101年命名推廣以來至今10年,加上這次日本競賽,已有10次得獎紀錄,目前在臺灣種植面積1,000公頃以上,彰化二林、雲林斗南的種植面積較大,多以契作方式種植。

  •  2022.12.07

    臺灣與英國舉辦有機產業交流論壇 促進雙邊有機產品貿易

    農委會與英國在台辦事處(British Office Taipei)於本(12)月5日舉辦「臺英有機產業交流論壇」,邀請雙方有機政策主管單位及相關業者分享有機農業發展現況、有機茶品牌建立,以及有機茶市場消費偏好等資訊與經驗,現場出席及透過視訊參與人數約40人,與會人員一致認為兩國有機茶甚具國際市場競爭潛力。

  •  2022.12.06

    世界土壤日民間推小農「種碳」 將提報國際認證機構取得碳權

    每年12月5日為「世界土壤日」(World Soil Day, WSD),土壤為人類生存根本,然而近年來農業「綠色革命」導致大量化肥、農藥流入土壤,加上氣候變遷導致旱澇災頻傳,以及工業化發展造成的污染,都讓土壤大量流失。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自去(2021)年底發起「小農種碳」計畫,透過協助小農以減少翻耕、使用生物碳堆肥等方式為土壤增匯,今日也召開記者會,預告年底前將會提報國際減碳認證機構「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 GS)以取得碳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