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聞
-
2022.10.18
颱風過後加速農業救助及復耕 陳吉仲主委召開應變會議研商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吉仲今(17)日召開災害緊急應變小組第二次工作會議,陳主委除關心土石流對各地造成的影響,針對相關產業受損的情形,特別指示相關產業單位就已公告適用天氣參數之品項,儘速確認是否符合救助門檻與加速災害救助之公告;至於無適用天氣參數的品項,陳主委也請相關產業單位(機關)掌握災損情形,並督請地方政府儘速勘災,一旦達救助門檻者,該會將依據地方政府函報品項予以公告救助。
-
2022.10.17
世界糧食日 陳吉仲邀民眾支持台灣農產品
陳吉仲提到,今年因COVID-19疫情、戰爭衝突、氣候暖化、糧價飆升及國際局勢緊張等因素,而影響全球糧食安全。然而每當有風險遽升時,威脅就會沿著社會不平等的間隙,滲入到弱勢人們身上,讓弱勢者的處境與負擔更為惡化。因此今年世界糧食日主題便強調「不遺落任何人」(Leave No One Behind),期待讓人們都能享有營養、充足的食物。
-
2022.10.17
尼莎颱風帶來強風豪雨 陳吉仲召開災害應變會議要求各單位加強防範
農委會說明,目前正值番荔枝(大目種)、番石榴、香蕉、青蔥、甘藍等作物採收期,該會已啟動「農作物天然災害即時回報系統」,以利鄉鎮公所隨時依據颱風動態與受災情形回報。
-
2022.10.14
氣候危機有解 農業跨域循環「碳行動」邁向零碳新世紀
面對全球氣候危機,人類要做到淨零碳排,其實可以從日常生活就開始。由循環台灣基金會、美國穀物協會、京冠生技攜手辦理的2022智慧農業週「農業淨零行動論壇」,串聯農委會、NGO及國內外重要農畜產業鏈包括東糖能源、里仁、隆昌牧場等產官研三方代表,從食材、飼料、肥料、燃料等面向,深度探討從日常消費到餐桌飲食的具體減碳行動,豐富議題吸引近百人報名出席,為本次智慧農業週同時段人氣最高的論壇活動,足見台灣農食循環減碳相關議題備受關注。
-
2022.10.14
107項氣候調適技術發表 目標打造永續臺灣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統籌5部會7機關共同辦理「2022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永續發展館」今(13)日於台北世貿一館盛大展出,為期3天,該館以「減碳增匯」、「綠能科技」、「循環再生」三大主題區呈現,共計發表107項氣候調適創新技術,其中農委會展出共47項技術,從適應變遷氣候的新品種、自動化機械化生產技術,到農業副產物循環利用,各面相著手研發,確保我國糧食安全穩定供應,並期藉由研發機構的努力與豐碩的成果,達成「淨零永續·韌性共榮」的目標。
-
2022.10.13
番茄病害現蹤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加強防治
目前是番茄種植季節,近期日夜溫差逐漸加大,田區環境濕度高,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於田間巡查時發現番茄晚疫病及病毒病害的發生有增加趨勢,為防止病害蔓延,高雄場籲請農友落實田間衛生管理工作,同時加強銀葉粉蝨、薊馬與蚜蟲等病毒媒介昆蟲的防治,避免後續收益受損。
-
2022.10.13
國內外專家齊聚研討 智慧農業開創新視野共創產業生態系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今(12)日及13日於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22智慧農業國際研討會」,為促進臺灣產官學研與國際交流鏈結,邀請國內外講者分享智慧農業相關技術應用及未來發展趨勢,探討如何善用智慧科技提升農業整體經營成效,並藉由跨域合作開拓農業創新發展契機,營造智慧農業的生態系網絡,活動現場另結合智慧農業網站線上成果展專區(https://bit.ly/SmartAgri2022),呈現過去6年智慧農業豐碩成果。
-
2022.10.12
南市各區公所積極推動農村再生
臺南市長黃偉哲重視農村永續發展,轄內有卅三個行政區推動農村再生業務,農再社區數量多達九十七個,六都第一;為鼓勵績優區公所,黃偉哲昨天特於市政會議表揚今年度推動農村再生作業榮獲特優獎的下營區長李宗翰、白河區長董麗華、六甲區長陳啟榮,以及榮獲優等獎的後壁區長黃炳元、善化區長方澤心、新市區長譚乃澄。
-
2022.10.12
原生臺灣小黑豆成分一度讚 高雄場開發多元產品加工技術
為增加國產原生小黑豆消費優勢,協助拓展內銷市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乃利用小黑豆富含蛋白質、花青素、類胡蘿蔔素、皂素、異黃酮、維生素E、維生素B群等優勢,經克服加工過程花青素流失及苦味等問題,成功開發出香酥脆小黑豆的加工技術,能充分保留小黑豆風味與營養,產品呈現黑金色彩口感香酥脆,讓人食指大動,不僅開創本土小黑豆新用途、提升加值利用,同時更增加了消費者健康需求新選擇。
-
2022.10.11
南投茶博會雙十連假登場! 陳吉仲親出席頒獎
南投世界茶業博覽會,雙十連假第一天,熱鬧登場,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現身會場品茶,替台灣茶讚聲。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台灣茶全世界第一名,這個喝起來甘,香甘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