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聞
:::

農業新聞

  •  2022.11.22

    第33屆十大神農名單出爐 鎖定永續農業主題 三位神農也是今年百大青農

    第33屆十大神農獎及十位模範農民名單出爐,十大神農包括六位從事農糧產業、二位從事畜牧業農民,以及二位從事漁業養殖、水產加工的漁民。

  •  2022.11.21

    甫獲百大青農 金門農友張斯翔再獲10大神農肯定

    今年剛獲得第6屆全國百大青農殊榮的金門農友張斯翔,11月又獲得農委會肯定,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成為第33屆全國十大神農獲選人,此次參選成員都是全國農林漁牧各領域翹楚,並經過各改良場區域評選及農委會全國評選,也代表金門農業發展,再度獲得中央單位肯定。

  •  2022.11.21

    112年度香蕉收入保險開始銷售,歡迎農友踴躍投保

    為協助蕉農分散經營風險,農委會從109年開始試辦香蕉收入保險,保障範圍涵蓋香蕉價跌及量減,112年度香蕉收入保險自今(111)年11月18日開賣至隔年3月31日,試辦地區包括高雄市、屏東縣、花蓮縣、宜蘭縣、新竹縣、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臺東縣、臺南市等共計13縣市、100家農會、130個鄉(鎮、市、區)參與,請農民把握時效,踴躍投保,詳情可向當地農會洽詢。

  •  2022.11.18

    溫室作物智慧栽培新利器 不出門也能掌握田間狀態!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簡稱桃園場)將物聯網科技應用於農業生產,透過雲端系統遠端監測農場環境,並以程式控制田間設備自動化管理,達到省工及穩定生產的目標。

    為能降低農民裝設成本且符合溫室環控需求,桃園場開發無線傳輸設施管理多埠控制器,單一主機最多可同時獨立控制8項設備,搭配程式積木及農作物管理需求,不僅讓溫室環控設備靈活動起來,同時採模組化設計容易量產,可降低製造成本,益處良多。

  •  2022.11.18

    聯合國專家籲台灣:農地種電行不通 氣候農損不能只靠補貼

    聯合國第27屆氣候峰會(COP27)昨舉行「加速農業氣候調適」的周邊會議,聯合國糧農組織(FAO)首席科學家伊洛維(Ismahane Elouafi)出席發表演講。她在會後接受本報訪問,提及台灣可將農業創新技術分享給世界,也建議台灣政府,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農業損失,不能只提供補貼給農民,更要發展「調適」科學為未來做準備。

  •  2022.11.17

    農耕結合物聯網 玉女小番茄產量倍增

    無毒栽種、不施化學肥料友善土地和下一代,較慣行農法更考驗農耕技術。嘉義「晴耕園」農友官庭安、雲林「村上春蔬」農友張家榮,採用中華電信數位賦能生態系的智慧農業專案,不再需要夜半摸黑量測溫溼度,或苦等好幾週土壤檢驗結果,而是依據即時數據,決定何時打開溫室風扇或調整施肥比例,讓農作抵禦病蟲害、克服劇烈天氣變化,產量甚至倍增。

  •  2022.11.17

    WVA會長拉斐爾拜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 深化雙邊獸醫服務體系合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委會)表示,世界獸醫師協會(World Veterinary Association, WVA)會長拉斐爾.拉根斯(Dr. Rafael Laguens)受中華民國獸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邀請來臺,並於今(16)日拜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雙邊就世界獸醫師協會明年於臺灣辦理大會及健康一體(One Health)等議題進行交流。

  •  2022.11.16

    顧好農田生態系,農民賺更多?學界籲儘速量化農業生態系服務,建立碳權回饋機制

    只要顧好生態,農作收益與環境永續就能兼顧。農業試驗所(以下簡稱「農試所」)昨 (14) 日主辦第二屆農業生態系服務研討會,以「自然為本之解方」為主題,邀請各領域學者分享農業生態系服務的概念與價值,希望促進農業永續發展與經濟共榮。

  •  2022.11.16

    食農教育法上路 嘉義縣食農教育博覽會 小朋友扮講師活潑有趣

    食農教育法實施,嘉義縣政府上午在食農教育資源中心鹿草國小,舉辦食農教育博覽會,17所國小設攤擺放自己親手栽種的蔬果、製作的加工食品及教具等,展示食農教育成果,小朋友穿可愛廚師服解說,活潑可愛逗趣。

  •  2022.11.15

    學研合作解決稻黑椿象 本土黑殭菌有機田大顯身手

    稻黑椿象為臺灣早期水稻五大害蟲之一,1970年代化學農藥普遍使用後已鮮少發現。關山鎮一處連綿100公頃的水稻栽培區,轉行有機操作經過4個期作後,出現稻黑椿象大量發生的情形。經本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場)以各項目前可供選用的有機防治資材進行緊急防治測試,惟效果皆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