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聞
-
2025.05.26
玉荷包產季倒數 專業培訓全力助攻
玉荷包即將進入盛產期,高雄市農民正全力備戰。身為全國最大荔枝產區,高雄玉荷包種植面積超過2,400公頃,每年穩定供應優質果品。然而,僅兩至三週的產期讓採收與出貨工作需在極短時間內完成,勞動力需求激增,成為農民每年的一大挑戰。為協助農民應對人力壓力並提升作業效能,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於5月23日舉辦「玉荷包產季前教育訓練」,針對採收、包裝及作業安全等重點環節,設計專業實務課程,提前為產季暖身。
-
2025.05.26
農試所建置系統循環利用稻草 製成固態生質燃料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農業化學組應用微生物研究室建置稻草固態生質燃料製造系統,每小時產能達300公斤以上,易於搬運及儲存;稻草生質燃料運用在工業生產,有助於碳中和。
-
2025.05.26
臺灣農業旅遊展銷會首度登陸印尼,開啟雙邊農業觀光新篇章!
臺灣農業旅遊走進印尼!為開拓臺灣農業旅遊於東南亞新興市場的國際能見度,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與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合作規劃臺灣農遊印尼系列推廣行動,以拓展印尼來臺農遊市場並奠定雙邊觀光交流新篇章。
-
2025.05.23
農業局媒合蘭花園業者與廟宇推廣蝴蝶蘭 信衆大讚好點子 供奉蘭花表敬意
美國對臺灣對等關稅雖尚未實施,但美國蘭花進口商態度已轉趨保守,對臺灣蘭花產業造成不小的衝擊,為拓展蝴蝶蘭國內消費市場,臺南市政府農業局在母親節前,結合在地社區,在農會綠照教室推廣蘭花花藝設計,廣受好評。
-
2025.05.23
農業部推動節能減碳 水保規範增訂植生綠化原則
面對極端氣候與農業淨零排放政策推進,農業部於114年5月7日公告《水土保持技術規範》部分條文修正,全面導入節能減碳與生態工法理念。此次修正兼顧工程實務與環境保育,促進水土保持技術轉型升級,強化土地永續利用與氣候調適能力。
-
2025.05.22
童子賢彭双浪盼科技結合農業發展 國科會將導入AI
農業部今天在國科會委員會議中說明農業科技園區發展與產業展望。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指出,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友達董事長彭双浪等外部委員都是農家子弟出身,對於農業科技園區抱有期待,盼將台灣科技產業結合農業發展,政府也將跨部會朝此方向推動,並導入AI科技、科學方法,照顧農民,將產品行銷全世界。
-
2025.05.21
臺中農改場呼籲稻農預防穗稻熱病發生
中部地區水稻田陸續進入孕穗與抽穗期階段,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調查發現,部分零星田區已有穗稻熱病發生情形,加上近日天氣轉為溫暖潮濕,適合穗稻熱病的發生與蔓延,該場特別呼籲稻農加強預防及管理,以確保產量與品質。
-
2025.05.21
水稻進入抽穗期,農友請慎防秘夜蛾及黑椿象危害
近日宜蘭花蓮水稻即將陸續抽穗,部分地區的水稻開始有秘夜蛾屬害蟲及黑椿象危害情形發生,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呼籲農友於稻叢茂密的情況下,請務必需注意此兩種害蟲,以確保維持水稻產量。
-
2025.05.20
甘藷加工創新再升級! 農試所攜手嘉大推出「益生菌甘藷粉」 提供健康新選擇
因應現代人對健康飲食的需求,農業部農業試驗所與國立嘉義大學食品科學系共同研發推出新產品─「益生菌甘藷粉」,結合甘藷營養與複合益生菌的雙重優勢,打造具膳食纖維及花青素等機能性的創新甘藷加工品,歡迎有興趣的業者向該所洽詢技術移轉相關事宜。